 |
::::
消化系統疾病 :::: 便 秘 |
一、定 義 |
指大便在腸內滯留過久,排出困難,有便而不暢的感覺;或排便週期延長者稱之。
正常人1∼2天排便1次或1天排便2次,如果超過48小時不排便且有不適的感覺,就可能患有便秘了。 |
二、病 因 |
西醫觀點: |
|
1.不良的飲食習慣,如不吃水果、蔬菜等纖維質的食物,不喝水等等都會使腸道受刺激不足,反射蠕動減弱。
2.不良的排便習慣,如抑制排便、過度依賴潤腸瀉劑或灌腸,而造成直腸反射敏感性減弱。
3.精神憂鬱或過度激動或精神過度集中。
4.不良的生活習慣。如作息不正常、睡眠不足、久臥不動等,皆可引起結腸蠕動失常或痙攣性收縮而造成便秘。
|
|
中醫觀點: |
|
中醫認為發生便秘的病位主要在於大腸,主要是因為大腸傳導功能失常之故,與肺、肝、脾、腎有密切的關係。便秘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飲食不節,過食辛辣厚味,飲酒過度,以致胃腸積熱,燥熱內結,耗傷津液,而使腸道失潤,於是大便就難以排出。
2.情志失調,憂思過度,久坐少動以致於腑氣鬱滯、腸道失潤,故大便乾結或欲便不出。
3.疲勞過度,年高津衰,或病後、產後氣血不足,氣虛則大腸傳送無力,血虛則津枯不能滋潤大腸,而致便秘。
4.體弱或病後陽虛氣衰,則寒自內生,凝滯腸胃,陽氣不運,津液不通,而形成冷秘之証。
|
|
|
三、臨 床 症 狀 |
類
型 |
全
身 症 狀 |
實 秘 |
1.熱秘 |
大便乾結,腹脹滿痛,面赤身熱,口乾思飲,口臭或口舌生瘡,小便短赤。舌紅苔或黃燥,脈滑。此屬胃腸熱,灼津傷液,致腸道失潤,腑氣不通。 |
2.氣秘 |
大便澀滯不行,胸膈痞滿、噯氣納呆、腹脹腹痛。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此屬肝胃氣滯,傳導失職。 |
虛 秘 |
1.氣虛便祕 |
大便多日一行,臨廁難於排出,面白神疲,肢倦懶言。舌淡,苔白脈弱,此屬脾肺氣虛,傳導無力。 |
2.血虛便秘 |
大便乾結,面色萎黃,唇甲色淡,頭暈心悸。舌淡,苔白脈細。此屬血虛津少,不能下潤大腸。 |
3.陰虛寒凝便秘 |
大便艱澀,面色白,腹脹痛,四肢不溫,喜熱惡寒。舌淡苔薄白,脈沈遲。此屬脾腎陽虛,陰寒凝結。 |
|
|
四、中 醫 治 療 |
類
型 |
治
法 |
方
藥 |
實 秘 |
熱秘 |
清熱通腑潤腸 |
麻子仁丸 |
氣秘 |
順氣導秘 |
大柴胡湯加減 |
虛 秘 |
氣虛便祕 |
益氣潤腸 |
黃耆湯、生脈飲、補中益氣湯 |
血虛便秘 |
養血潤燥 |
四物湯合增液湯加味 |
陰虛寒凝便秘 |
溫通開秘 |
方濟川煎 |
|
|
五、飲食宜忌
1.多吃燕麥、水果和蔬菜,多喝水。
2.減少糖類及鹽的攝取。
3.忌食溫燥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4.芝麻、香蕉、蜂蜜、松子、木耳、優酪乳等均有潤腸通便之功效。
5.多吃纖維質含量豐富的食品,如牛蒡葉、竹筍、菠菜、芥藍菜、萵苣、海藻、蘑菇等。
六、日常生活之保健
1.適量的運動不僅可改善血液循環,還可活化腸功能。
2.養成有規律的排便習慣。早上起床後先喝1杯水或牛奶,可促進便意。
3.有便意時不要忍耐。
4.儘量不依賴瀉藥或灌腸來改善便秘。
七、飲食療法
熱秘型(胃腸積熱):大便乾結,小便短赤,面紅身熱,脘腹脹滿,口乾,心煩。
◎ 菠菜粥
【組成】新鮮菠菜250克,粳米60克
【製法】先將菠菜洗淨,放入沸水內略燙數分鐘,撈起後切碎,與粳米一起,加水適量,煎煮成粥。
【服法】稍溫空腹飲食。
◎ 苦瓜汁
【組成】新鮮苦瓜150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苦瓜洗淨切成丁,果汁機攪拌成汁,加蜂蜜調勻即成。
【服法】隨意飲用。
氣秘型(肝脾不和):欲便不解,腹中脹痛,胸脅痞滿,飲食減少,噯氣頻頻。
◎ 蘇煎餅子
【組成】紫蘇子60克,上白麵粉250克,生薑汁10毫升,蜂蜜30克,食用油適量
【製法】先將蘇子炒香搗碎,與麵粉、生薑汁和勻,加水適量,做成薄餅,置油鍋內煎成兩面黃色,去油,加入蜂蜜,繼續小火煎煮至蜜乾即可。
【服法】佐餐。
◎ 韭菜汁
【組成】新鮮連根韭菜、黃酒各適量
【製法】將韭菜洗淨,切碎搗爛,用紗布絞汁取汁液。
【服法】每次取韭菜汁30毫升,加入溫開水和黃酒各10毫升,和勻,空腹飲食,一日二次。
氣血虛弱:便秘或不暢,臨廁努掙,便後疲乏,面色無華,頭暈氣短,心悸汗出。
◎ 紅薯(山芋)粥
【組成】新鮮紅薯250克,粳米60克,白砂糖適量
【製法】將紅薯洗淨,連皮切成小塊,與粳米一起,加水適量煎煮,待粥將成時,加入白砂糖,再煮沸1~2分鐘即成。
【服法】趁熱空腹飲食(涼服或吃後服涼易引起泛酸)。
◎ 黃耆粥
【組成】生黃耆60克,粳米60克,白砂糖適量
【製法】先將黃耆加水適量,煎煮20分鐘取汁,再加水煎煮取汁,共取三汁,合併,加入粳米共煮成粥,粥成時加入白砂糖溶化即可。
【服法】稍溫,空腹飲食。
◎ 乳蜜飲
【組成】新鮮牛奶250毫升,蜂蜜60克
【製法】將牛奶、蜂蜜和勻,煮沸即可。
【服法】待溫,每晨空腹飲食(不宜再吃酸性食物)。
津液不足:大便乾結,糞如羊屎,形體消瘦,口乾舌燥,胃脘嘈雜,飲食不振,小便短少。
◎ 蔗汁蜂蜜飲
【組成】新鮮甘蔗汁60毫升,蜂蜜30克
【製法】將甘蔗汁和蜂蜜和勻即成。
【服法】空腹飲食,一日二次。
◎ 百合湯
【組成】百合50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百合加水煮至熟透,加入蜂蜜和勻即成。
【服法】隨意飲食。
◎ 紫蘇麻仁粥
【組成】紫蘇子15克,火麻仁15克,粳米60克
【製法】先將紫蘇子、火麻仁搗爛如泥,加水適量慢研,濾汁去渣,加入粳米煎煮成粥。
【服法】稍溫,空腹飲服。
◎ 松仁糖
【組成】松子仁300克,白砂糖500克,食用油適量
【製法】先將松子仁炒熟備用,取白砂糖加水少許,用小火煎至用鏟挑起成絲狀時離火,趁熱加入松子仁,急速拌勻,然後倒在表面塗過食用油的大瓷盤中,壓平,待冷,分割成塊。
【服法】隨意食用。
◎ 蜜餞桑椹
【組成】新鮮桑椹子500克,蜂蜜250克
【製法】將桑椹子洗淨,加蜂蜜和勻,用小火煮沸,待冷。
【服法】隨意食用。
陽氣不運:大便艱澀,難以排出,小便清長,四肢不溫,或腰膝畏寒,或腹中冷痛。
◎ 芝麻核桃漿
【組成】核桃仁、黑芝麻各30克,白砂糖適量
【製法】分別將核桃仁、黑芝麻置小火上微炒,待冷,然後合併搗爛,加白砂糖拌勻。
【服法】沸水沖服,一日分二次服。
八、通便按摩法
平躺、腹肌放鬆,雙腳曲膝,雙手手掌輕繞肚臍四周順時鐘按摩五十∼一百次(剛吃飽飯不宜進行),忌反時鐘再按壓回來。
九、治療心得
※ 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治療方法也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如因腸癌而導致腸道不通暢的便秘,必須及早接受手術治療。
※ 若是到了中年以後,才突然產生便秘,且便秘和下痢重複出現,便中帶血的話,就必須立刻檢查,以確定病因,這是很重要的。
※ 不屬於上述園因而經常產生的便秘,稱為習慣性便秘。為便秘所困擾的人,大多屬於此類。
※ 所謂的習慣性便秘,又分為遲緩性便秘寂攣性便秘兩種。遲緩性便秘乃因腸的運動不良所引起,因此糞便大多較粗、較硬,是呈香蕉狀的硬便。另一種痙攣性便秘,則是因腸的運動不順暢所致,排出的糞便成顆粒狀,是其主要特徵。
※ 中醫將遲緩性便秘視為實證便秘,而痙攣性便秘則稱為虛證便秘。治療方面,前者以大黃、芒硝等植物性或鹽類的瀉劑配合處方使用,後者則不含瀉劑,而使用被視為滋潤劑的地黃、人參配合處方使用,如此即可使排便通暢。中醫用來治療便秘的處方很多,只要能正確的應用,自然能夠順利排便。
※ 現在便秘的人越來越多,忙碌、緊張的生活,腸使人忘了排便,排便不正常就會產生許多毒素干擾體內,有人猛長青春痘、面皰,有人就會變得脾氣暴躁,此者用中醫治療會有不錯的效果。
※ 吃完燒烤及油炸類食物後,馬上又吃冰冷的食物,就會容易產生便秘,這就是中醫所謂的「伏火」
※ 便秘日久,排便成一粒粒狀,像硬石一般→此為習慣性便秘:熱性體質又常吃辛辣或油炸食物少食蔬果,以致體內津液日虧,形成陰虛陽亢型體質容易便成習慣性便秘,須吃含多量纖維質的蔬菜水果或暫服緩下劑即可。
※ 工作繁忙、緊張,有時忘了大便,真正想大便時,又解不出來→此為神經性便秘,須排除精神壓力,使情緒穩定。
※大便不乾燥,如廁時,就是解不出來→此為氣虛型便秘,在治療此種便秘時,絕對不能用灌腸劑或瀉下劑,需用補氣兼利氣之藥,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