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婦科疾病
:::: 妊 娠 嘔 吐 |
一、定 義 |
懷孕6∼12週左右,出現嘔吐等症者稱之。是發現懷孕的第一個徵兆,也是懷孕初期正常的現象。若嘔吐次數過於頻繁,或令孕婦感覺過分辛苦,或嚴重嘔吐致體重減輕者,則需向醫生求診,以檢查是否與其他疾病有關。一般而言,懷孕三個月後嘔吐現象會漸消失。 |
二、症 狀 |
頭暈、厭食、噁心、嘔吐、疲乏無力 |
三、病 因 |
西醫觀點:妊娠嘔吐又稱「孕吐」,是由於早期懷孕時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功能旺盛,使胃酸減少,胃蠕動、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副交感神經興奮過度所致。 |
|
中醫觀點:妊娠嘔吐在中醫稱為「妊娠惡阻」,主要是由胃失和降,衝氣上逆所致。 |
|
類 型
|
全 身 症 狀
|
脾胃虛弱 胃氣上逆
|
嘔惡不食或食入即吐,脘腹脹悶,神疲思睡。舌淡薄,苔白,脈滑無力。 |
肝胃不和 氣逆於上
|
妊娠初期嘔惡不止或食入即吐,嘔吐酸水或苦水,甚者帶血,口臭,胸脅脹滿,頭暈頭脹,口渴口苦或有低熱,煩熱不寐,噯氣嘆息,尿黃而少。舌質紅,苔微黃,脈弦滑。 |
氣陰兩虧 胃失和降
|
一般常見於重度嘔吐,因嘔吐不止病情進一步發展嘔吐膽汁及帶血,精神萎靡不振,面色憔悴,眼眶下陷,雙目無神,視物模糊,皮膚乾燥,發熱口渴,肢體麻木疼痛,嚴重者神昏、譫語、抽搦。舌質紅絳無津,苔光剝,脈細滑數無力。 |
|
|
四、中 醫 治 療 |
類 型
|
治 法
|
方 藥
|
脾胃虛弱 胃氣上逆
|
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
藿香安胃飲加減
|
肝胃不和 氣逆於上
|
清肝胃熱、降逆止嘔
|
溫膽湯
|
氣陰兩虧 胃失和降
|
益氣養陰、和胃止嘔
|
生脈飲
|
|
|
五、飲 食 宜 忌 |
1.豌豆、白菜、蘿蔔、生薑、香菜、竹筍、枇杷、茴香、胡椒等食物理氣降氣,可多食用。
2.山楂、蘿蔔、麥芽、檸檬、柑橘、荸薺等屬於消導之食物,均可選用。
3.乳類、蛋類、水產等具有養血健脾、補益肝腎之功效。乾果類可當作零食點心吃。
4.生薑為止嘔之最佳食物,可直接切片細嚼或與甘蔗汁調和一起服用,吃橄欖亦有助於止吐。
|
六、日常生活之保健 |
1.避免過度飢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