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膚科疾病 :::: 香 港 腳(足 癬)
一、定     義 是由一種或數種皮癬菌的感染,發生於趾間、腳掌、足緣或足背等足部的淺在性皮膚疾患,中醫又稱為「腳濕氣」或「臭田螺」。
二、症     狀 1.腳掌皮膚出現透明的小水皰。
2.趾間皮膚浸漬、發白、劇癢。
3.腳掌與足緣發生皮膚變厚發硬或脫屑。
三、病     因 西醫觀點:
  是由致病性絲狀真菌(黴菌)引起的。致病真菌菌種常見的有紅色毛癬菌、鬚瘡癬菌及絮狀表皮癬菌等,通常僅在表皮角質層中可發現菌。此外,浴室地面、公用拖鞋、毛巾或襪子,都是容易發生感染的途徑。
  中醫觀點:本病在中醫學屬於「鵝掌風」、「腳濕氣」的範疇。本病的形成多由脾、胃兩經濕熱下注而成。或久居濕熱,水中工作,水漿浸漬,感染濕毒所致。病久濕熱化燥,傷血則肌膚失養,皮膚粗糙、乾裂,經久不癒。常見的証候及其表現特點如下:
  本病常見的証候及其表現特點如下:
 
類 型
全 身 症 狀
1.熱毒夾濕型
腳掌、趾間厚壁水皰,或點狀潰爛滲水、劇癢,一般無全身症狀。
2.風濕血燥型
腳掌輕度紅色或皮色,上披覆層狀皮屑,漸而乾繰粗厚或皸裂、發癢或發痛,一般無全身症狀。
3.熱毒熾盛型
腳掌或趾間潰爛、紅腫、膿汁、發痛、畏冷發熱伴淋巴結腫痛。口渴、大便燥結,舌質紅、苔白或黃,脈浮數。
四、中 醫 治 療 1.內治法
類 型
治 法
方 藥
1.熱毒夾濕型
清熱解毒利濕
解毒瀉脾加減
2.風濕血燥型
養血潤燥
養血潤膚飲加減
3.熱毒熾盛型
清熱解毒
解毒清熱湯加減

2.外治法
類 型
使用方法
1.熱毒夾濕型
用藿香30g,黃精、大黃、明礬各12g,白醋500c.c.浸泡5~7天,去渣備用,浸洗患處。
ゝ荊芥、防風、楓子仁、皂刺各10g,紅花6g,明礬12g,用白醋1000c.c.浸泡5~7天,去渣備用,浸洗患處。
2.風濕血燥型
用蒼耳子、蛇床子、苦參子各10g,黃柏6g,明礬12g,水1000c.c.煮沸,待溫熱浸泡患處,後擦雄黃軟膏(雄黃30g,凡士林100g製成)
3.熱毒熾盛型
馬齒莧30g,水1000c.c.,煮沸待冷浸泡患處。
六、日常生活之保健 1.霉菌喜好高溫多濕,應儘量避免悶熱潮濕,保持清潔。
2.一定要維持腳的乾爽透氣,每天換襪子。
3.避免長期穿同一雙鞋子,最好能兩、三雙交替穿。
4.經過泳池、更衣室後,腳要清洗乾淨,並馬上擦乾。
5.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穿公用拖鞋。

 
版權所有 時代中醫 Times Health Co.,Ltd
非經同意不得以任意形式轉載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