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女性肥胖

本院所之減重飲食及專業醫師之合格處方,均著重患者體質的個別性,且定期由專業醫師親自評估與調整處方,是符合現代人之健康減重及體質調理的首選。

●女性肥胖與月經失調
現今社會以瘦為美已成時尚,所以體態豐腴已不為當今大多女性所接受,況且肥胖的確會給健康帶來威脅,且女性的內分泌系統功能是否正常,直接決定月經與脂肪代謝的正常與否。門診臨床觀察發現肥胖婦女多以腹型肥胖為主,常伴有月經失調及卵泡發育異常,排卵障礙等問題,表現為月經色紫暗或月經量少或月經不來而影響生育能力,年輕女性同時有皮膚粗糙、痘痘、多毛、雙卵巢呈多囊性增加,其他若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內分泌失調也都會出現肥胖及月經紊亂的問題。
治療上應努力增加卵巢功能及改善內分泌失調現象,於這同時更應積極努力於治療肥胖,如飲食控制、運動消耗能量、藥物治療以達有效的控制肥胖。
且對於肥胖引起的月經失調患者,在減輕多餘體重後即可恢復生殖系統的功能,因此門診上,很多女性於減肥成功後卻突然成功受孕,實為雙喜臨門呢!

●女性肥胖的防治
一、 預防肥胖須從嬰兒開始
100個胖嬰兒,45個成為胖成人,因為嬰兒時期是體內脂肪細胞增生最活躍時期,此時若攝取過量飲食,當熱量過高時,脂肪細胞數目過分增多,即造成肥胖,而科學家更指出肥胖的分佈狀況會直接影響患病風險。
肥胖的體型大致分為洋梨型和蘋果型
洋梨型的人:下半身臀部、大腿較有份量。
蘋果型的人:肥胖集中在腰部。
而就婦女而言,如果腰圍和臀圍比例大於0.8,則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提高.
二、 易胖期要適當控制飲食
常聽媽媽級的人說:我年輕時很瘦,生一個小孩開始發胖,再生一個就更胖。好像生的越多,胖得越厲害。其實不然,產後正確的飲食與運動方式即可避免成為產後肥胖的媽媽,而產後減肥最好在做完月子後就開始執行。
婦女在懷孕期前後及更年期前後都屬易胖時期,更年時期由於卵巢功能衰退,女性荷爾蒙降低,雌激素的減少,會使脂肪代謝出現障礙,進而產生脂肪與醣類的代謝改變,造成體內脂肪易於堆積,此外隨著年齡增長,活動量減少,新陳代謝減慢,就算吃的沒有比較多,卻仍有發胖之虞。另外,懷孕時期更要注意飲食的種類,中國人的觀念一人吃二人補,所以懷孕婦女常拚命攝取許多熱量食物,但因懷孕時動情素增加,可引起糖耐量損失而導致脂肪合成增加,而這種情況只有在過度碳水化合物攝入才會發生,所以飲食中減少碳水化合物有助於減少脂肪沉積,進而達到預防過胖的發生,因此充分做好營養監測及保持適宜的增重速率是重要的。
三、 去掉愛吃零食的習慣
門診常聽到女性朋友說:吃的不多,卻一直發胖,是否代謝不好,一問之下都只有吃零食,雖然好像量不多,但都是易胖食物,這樣做不但不能減肥,反而導致減肥失效,加重肥胖,要做到有效控制食量、多食蔬菜、按時進餐、去掉吃零食的習慣,才會減肥成功。


●現在人肥胖成因:
1遺傳
2熱量攝取過多
3活動量過少
4情緒壓力:壓力除了用暴食來解除壓力外,壓力讓腎上腺皮質素分泌增加而導致多食及脂肪囤積。
5不良生活習慣:
A.用餐速度過快(少於20分鐘)飽食中樞無法感受到進食訊號。
B.不吃早餐新陳代謝率變慢,會形成易胖體質,且餓太久食量增加吸收力變強。
C.集中晚餐多食的人,晚上胰島素分泌量較早上多,而胰島素會促進脂肪囤積。
D.酒精是高熱量食物,酒精還會抑制人體脂肪分解。
6疾病引起
7藥物引起
8喝酒引起
9戒菸引起:戒菸新陳代謝下降而因戒菸情緒不定而代償性的導致多食。
肥胖是由多種原因所造成的,所以要避免擾人的肥胖,首先要先找出自己肥胖的原因才能成功減肥。

●如何提高新陳代謝率
1運動(至少每週3次、每次30分鐘、運動後每分鐘心跳數達130下以上)
2泡熱水澡(每次泡5分鐘、休息3分鐘、重複3次)
3停止節食(每天正常吃三餐,尤其是早餐,新陳代謝在早晨醒後就慢慢的提高,晚上七點後體內代謝就慢慢下降,所以早餐是必要的,而早餐、中餐最好要定時定量,晚餐不餓可以不吃或少吃,千萬不可白天不吃,晚上卻餓得亂吃,且加強攝取纖維素與蛋白質才是提昇新陳代謝量最安全的方式。
4.適度飲食(多喝水可排出體內廢物)
想喝有味道的飲料只選擇無糖綠茶或杜仲茶。
5勿熬夜(盡量於晚上12點前就寢)。

●如何克服停滯期
許多人在遇到停滯期時就對目前的減肥方式失去信心。
其實減肥者體重的下降通常是呈現階梯式而非直線下降的。
而停滯期就是身體適應現象,當攝取熱量太少,基礎代謝耗能也會降低,這是人體生理上的保護機制,所以體重就不再下降。克服停滯期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運動量,提高基礎代謝率,熱量消耗增加,體重也就會再下降。且成功的減肥一定要有恆心及耐心。

●如何維持體重(下巴雙層,非一日之饞)
減肥的成功不是短期內減了多少而是使自己不復胖才算成功。大多數人減肥完成後通常不再與醫師聯絡,失去監督後,因長期飲食限制後對美食慾望強烈,很難保持正確的飲食與運動而產生暴食。因此如何維持體重的課題是必要的。
1飲食:請選擇少油、少澱粉、多纖維及足量的蛋白質,勿選擇熱量低但營養價值少的食物。
2運動:維持每天30分鐘的運動。
3定期量體重:最少1周1次,體重增加了,即檢討飲食(做飲食紀錄),體重增加兩公斤內很容易瘦回來,不要等復胖5公斤了才發現,那又要很辛苦的減肥了。且就一般而言,初期的體重下降主要是身體的水分先流失之後才是脂肪組織的總含量減少,但復胖時卻往往幾乎是以全脂肪型態來累積,因此常反覆不節制的復胖又再次的減重將會形成體內的惡性循環,所以控制體重的課題實為健康著想,無論如何吃進去的比用掉的多,那一定是會胖的,沒有什麼神仙方式是可以不靠努力而不復胖的。
而坊間的快速瘦身法更是一種不科學的行為,當體重減輕過快,它可以刺激人體脂肪細胞的增生活躍,反過來卻導致體重的快速反彈,因此配合專業醫師的指導與安全用藥,循序漸進才是邁向健康的成功之路。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就統計生育年齡女性最常見的內分泌障礙就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通常是因腦下垂體異常而發生排卵功能障礙,多囊性卵巢有很多小而不成熟的卵泡,因腦下垂體荷爾蒙不足,連一個卵泡也無法成熟所以也就沒有排卵。
多囊性卵巢的症狀有月經少或無月經,多毛,肥胖,雄性特徵(多毛、痤瘡),黑色棘皮症(腋下、胯下)。
多囊性卵巢的治療應採雙向治療,從調經從肥胖兩者是互有相關,治療後月經若能三個月規則且經量正常,再加上適度的運動與飲食,減少壓力,情緒穩定,即可完成治療,日後僅須持續追蹤約半年即可。

●脂肪肝與肥胖
正常肝臟中,脂肪所佔重量應低於肝臟總重量的5%,台灣地區成人中,脂肪肝患病率竟高於B型肝炎患者,故可說是國內最盛行的肝病問題。
導致脂肪肝的原因主要有肥胖、高血脂症、血糖控制不良、飲酒等,而脂肪肝患者之血清肝功能GOT及GPT很可能正常,因此常被人們所忽略,甚至當病人接受肝臟超音波檢查時,其肝臟已明顯的發炎,甚至纖維化卻仍不自覺。
最近有醫學報導表示,脂肪肝患者若同時合併有三酸甘油脂過高或肝功能指數異常或年齡大於50歲或本身有肥胖問題,則極易引起肝硬化的危機,因此不可忽視治療脂肪肝的重要性
而治療脂肪肝最好的方式則是找出病因對症治療,因嗜酒引起者必須戒酒;本身有肥胖及高血脂症者則必須耐心配合減重為首要,且肥胖引起之脂肪肝,對心血管而言也是一種警訊,因為脂肪同樣也會囤積在心臟、血管等處,不可不慎。

●如何度過惱人的更年期
就國內醫學統計,更年期婦女發胖率約佔八成,使得生理、心理均讓人不悅的情況下,求診的人數大幅提高。
正常人體中的脂肪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磷脂、游離脂肪酸等。它們以不同的比例分佈於各種組織器官中,而更年期婦女因性腺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下降,使得脂肪代謝作用下降,造成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含量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所以此時期極易產生肥胖,甚至引發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等問題。
另外還有因自主神經功能失調造成的盜汗、心悸及熱潮紅、失眠、頭痛、心慌等等症狀,近年研究也發現更年期女性肥胖也與維他命B群缺乏有關,因為脂肪在轉化為能量的過程中,需要B1.B2.B6菸鹼酸等營養素的幫任,且又因運動減少,鈣質流失,身體代謝下降造成骨質疏鬆、體態豐腴等問題,此時更要正視其身心的改變來保養自己。

●建議:
1多補充新鮮蔬果,少食高熱量食品或零食。
2適量補充B群、鈣片、大豆異黃酮、月見草油之保健食品
3勿食刺激性食物,例:濃茶、咖啡、辛辣物、不抽菸、喝酒。
4控制體重,適度運動。
5定期健檢,例:血壓.血糖.血脂肪等
6可服用專業醫師處方減緩更年期不適症狀